区域协调发展迈向高水平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金融
0 10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增强。通过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新中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下,构建了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形成了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具体实践中,东部地区持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中部地区开创崛起新局面,西部大开发探索新引擎,东北地区加快全面振兴。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均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此外,承接疏解纵深推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主要介绍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首先,京津冀地区坚持控制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的发展策略,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包括批发市场、制造业、高校、医院等资源的转移。同时,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基本显现,建设成效显著。

其次,京津冀地区加强协同创新,通过支持科研项目和技术合作等方式,不断积聚创新合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再次,京津冀地区共建共享,通过完善交通网络、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和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

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占比逐年提高,各省市竞相发展,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该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和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技术创新和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前列,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了我国近五成的家用电器、近八成的3D打印机和超过九成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这些地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两个地区在经济、科技、民生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粤港澳大湾区以极小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总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近年来,大湾区持续推动软硬联通,促进跨境要素流动,推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并在创新领域取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可。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地区经济总量达到全国比重的24.4%,且在科创共建、公共服务保障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总体来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展望未来,中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0 收藏 分享 举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