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金融
0 4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年均增长10.5%。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稳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58.5%,汽车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新型工业化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业体系健全完善,目前拥有全世界唯一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17.6万家,2022年入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679家总部位于中国的企业。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中国专利拥有量占全球总量的14%。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引领中国工业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包括装备制造业引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支撑着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新能源产业加速了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等。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都持续壮大,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区域协同布局优化,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力提升,区域经济布局持续优化。

中国启动了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这些战略的实施稳步推进,导致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4万亿元、17.8万亿元、10.4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1.8倍、1.7倍。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工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支撑的角色,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计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达到46.0%。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各区域板块发展呈现出更加协调平衡的新局面。2022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达42.3%,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业经济在过去75年里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成就,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工业经济需要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0 收藏 分享 举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