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彭兴韵:货币政策进入转型时刻,认为“中国版QE”没有必要

金融
0 80

中国货币政策正处于转型时刻。央行最近宣布开展国债借入操作,这一举措被视为货币政策框架的变革迹象。与此同时,业内专家认为,金融总量数据受多重因素影响出现阶段性下行,暗示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即将发生改革,需要更多关注利率调控作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表示,央行的借入操作并非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其目的是提示市场风险并准备在未来直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国债。他指出,“中国版QE”与此不同,因为当前中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充裕,没有实施量化宽松的必要。彭兴韵还指出,央行将逐步把买卖国债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之一,这将丰富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他认为,将买卖国债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是十分必要的,并预计央行的贷款或债券的买卖之间肯定会进行协调配合以保证市场的平滑操作。此外,彭兴韵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低利率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现在中国资产配置面临困境,使得政府债券成为机构的选择,从而推动债券价格上涨,对应的就是债券收益率的下行。

关于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彭兴韵强调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目标、操作工具和透明度等方面的重要性,并表示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需要不同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配合。最后,对于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的以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建议,彭兴韵认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可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中间目标,意味着现有的利率调控机制可能会发生变化。

整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面临转型,未来将更加注重利率调控作用,而央行将逐步将买卖国债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之一。同时,预测未来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宽松状态,在全球降息潮和美元强势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但也不排除央行采取措施进行稳定。

0 收藏 分享 举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