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位投资人现身说法,谨防非法理财五大“陷阱”

金融
0 201

第三方财富公司频陷违约泥潭,引发了投资人对此行业的警惕。投资人们在交谈中揭示了一些第三方财富公司的销售话术和手段,以及在投资失败后的教训与反思。老年投资人通过银行客户经理得知某些第三方财富公司,而其他投资人则被公司宣传的光环所蒙蔽。这些公司宣传自己的实力特别雄厚,拥有上市公司、各类资质牌照等,并举办各类线下论坛活动,以获取客户信任。投资人遭遇更激进的销售“陷阱”,如承诺书的多次签署,增加了她们的投资风险。

很多投资人并不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和投资背景,在理财顾问的夸大产品安全性的宣传下,盲目投资。广州的周敏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已经81岁了。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理财顾问误导性地在合同封面上写上“利息总额”等字眼,使她母亲一直认为自己购买的产品与银行存款一样安全。为了完成销售,理财顾问甚至私刻了公司公章并加盖在产品合同上。风险评估问卷也是由理财顾问替她母亲填写,而她母亲被错误评定为进取型投资者。代开收入证明和代填合格投资者问卷的现象并非个例。许多投资人表示,他们不清楚成为合格投资者的条件,而且自己的收入远远达不到证明上开具的数字。

另一方面,银行内控上仍存在漏洞,导致个别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的“飞单”行为。即使是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也难以识别产品真伪。一位退休前从事银行投资理财工作的人表示,即使对产品底层进行调查,也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投资人对金融和投资一知半解,为第三方财富公司的夸张宣传留下空间。在投资者看来,对底层爆雷产品的提前兑付并不是一种预警,反而可能意味着公司有特殊的“能量”,理财顾问也借此宣传来进一步强化投资人对公司的信任。

综上所述,投资人需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理财产品。报道中受访者姓名均为化名。

0 收藏 分享 举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