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金融
0 252

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区域发展格局日渐清晰,协同发展交出亮眼答卷。2月22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刘伯正指出,三地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推动“两翼”联动发展,唱好京津“双城记”,产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

据刘伯正介绍,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北京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北京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高精尖产业发展获得更多空间,北京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同时,“两翼”联动发展深入推进,雄安新区“未来之城”新画卷初现,29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00多亿元,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建设进展顺利。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61家北京市属国企及下属企业落户通州,累计签约项目210余个,意向投资额超1500亿元,带动北三县软实力持续提升。京津合作方面,北京创新资源与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深入对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

京津冀确定了“六链五群”产业协同新格局,绘制生物医药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签约项目152个,投资额达1229亿元,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京津冀将推动“新两翼”建设协同发力,抓好重点片区和项目开发建设,深化京津与雄安新区对接合作。同时,将强化三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共同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生态,增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功能,落实“六链五群”总体布局,抓好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优化营商环境,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

0 收藏 分享 举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