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未获诺贝尔奖并不令人意外:热门候选但最终失望

金融
0 242

202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挪威剧作家约翰·福瑟,他以创新的戏剧和散文表达了难以言说的心声。福瑟在挪威享有国宝级作家的地位,出版了多部作品并获得了多个大奖。然而,在中国,福瑟的作品相对较少被翻译成中文,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符合外界对诺奖改革的期望,希望突破男性视角和欧洲中心主义,更加重视亚非作家,特别是亚非女性。然而,具体到文学奖项,现实问题比改革口号更为复杂。

福瑟是挪威的国宝级作家,被与易卜生相提并论。他的作品探讨了新时代亲密关系的本质,呈现了传统家庭模式被多样化生活方式取代后男人和女人面临的困境。福瑟的剧作语言简练明确,常使用"男人"、"女人"等称呼角色,追求表达生命的奥秘和赞美谜题。

值得一提的是,福瑟的写作不是使用挪威主导语言挪威语,而是新挪威语。这使得他在诺贝尔奖的领域中有一种边缘感。对亚洲读者来说,每年关注的焦点仍然是何时能再次有华语文学获奖的机会。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全球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在亚非地区的获奖者长期以来较少。然而,近年来,诺奖的评选似乎更加重视国际性,亚非族裔的获奖作家比例有所上升。然而,在评选过程中仍面临语言和翻译的难题,因为语言是将作家推向世界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其走向世界的阻碍。良好的翻译是文学跨越海洋、到达彼岸的关键。

此外,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也存在一定争议,因为艺术价值很难通过量化参数来评判。然而,伟大的文学作品应该超越国籍和语言,在影响力和精神性方面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在评选文学奖项时,应该鼓励新时代作家的发展,并推动人类文学的长足发展。

残雪(邓小华)是一位出生于湖南的作家,她的童年经历对她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8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以来,她已经创作了六百万字的作品。残雪的作品被认为具有先锋性、现代性和实验性,使她成为一个边缘化的作家。许多同行和知名作家认为,残雪的文学作品已经达到了哲学的深度。她的创作理念是通过文学突破人类本质,将小说写得像诗一样,并融入哲学思考。她认为中国文学应该追求对人类本质的自我认知。通过残雪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诺贝尔文学奖的内在逻辑和趋势。尽管时代是文学评价的重要考量,但文学艺术首先是面向大众的感性体验。在这个精神匮乏的时代,直接且不设限的艺术作品特别值得珍视。约恩·福瑟获奖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0 收藏 分享 举报
  • «
  • »